经济日报 郑芝珊/撰稿
近来,疫情冲击、地缘政治因素引发「抢船大战」,不只运费水涨船高,连半导体等科技产业的交期都被打乱,在高强度的供应压力下,各家第三方的专业与实时性备受考验,一场「潮水退去就知谁没穿泳裤」的戏码正在悄悄上演。
图/FFU各式创新设计滤网,可带来不同程度的减废与再生效益。
据悉,半导体制程不可或缺的化学滤网产业已开始出现市占板块位移状况,像深耕微污染控制领域逾30年的化学滤网商钰祥企业,自去(2021)年下半年起月营收便站稳亿元关卡,年营收更是一口气冲上10亿元的历史新高;今年在满手订单、市场一片看好中,钰祥的海外扩厂、兴柜计划将持续推进,年营收有望倍增。
图/钰祥于SEMICON TAIWAN半导体大展中参与展出。
研发量能强 交期稳定夺大单
钰祥企业总经理庄士杰接受专访时透露胜出同业的诀窍,他不假思索称「大环境使然」,不过,话锋一转的点出个中关键,「我们最大优势在于产品全是自行研发生产,包含实验室等级、研究人员素质都与台积电等大客户同步标准,不只能提供客制化服务,在客户面临各种疑难杂症时,可以第一时间给予技术、备品等支持,因而拿下越来越多订单。」
图/钰祥位于台南的自有工厂,具有ISO9001质量管理系统及ISO14001环境管理系统认证。
「台湾供应链已经不像过去一般,只被视作一种备案,而是成为稳定全球半导体供应的一根重要支柱。尤其在近两年航运船期不确定的状况下,『稳定』显得格外重要,这对我们来说则是很大的加分条件,因为相较于一些以产品贴牌或代理为主的同业,我们拥有自己的工厂,在交期上可以给予客户保障,这也导致我们的重要性与日俱增。」庄士杰补充。
钰祥是全球第一家通过循环经济认证BS8001的制造业者,在化学滤网、滤筒的设计及材料选用上,都提前导入循环经济思维,并与专业厂商异业结合,藉此创造出过滤效能不减却可重复使用的滤料,循环再利用率高达95%,最新一年度中已协助半导体产业等客户减碳4,893公吨,等同12.75座大安森林公园一年的二氧化碳吸附量,减少的化学废弃物高达1,534公吨,约是26.74座台北101的高度。
成就被归零 代理商为人作嫁
值得一提的是,在钰祥如今风光无限的背后,其实藏着一个历时十多年的长期转型计划。原来,35年前的钰祥虽然在微污染控制领域获得客户好评,却只是一家「为人作嫁」的代理商,谈及过往,从庄士杰言谈间不难想象当时的无奈。
「钰祥刚开始是一家专业的代理商,是我父亲在1987年一手创立的,在过去35年,我跟公司可以说是从小一起长大,过程中我也慢慢发现代理商的辛苦之处,就是『孩子养大,就是别人的了』。」庄士杰语重心长地说。
他提到,钰祥创办人庄金德从零开始代理一家美商旗下的滤网品牌,在短短十多年间,凭借着诚信、专业的古意精神,成为业界市占最高的品牌,没想到多年努力却在一夕归零,「2002年,这个品牌已经被我父亲做到台湾第一了,没想到美国原厂决定来台设点,逐步收回代理权,这对钰祥来说,无疑是重大打击。」
接班变创业 自创品牌博生路
「到我2005年进公司时,除了父母、秘书,加我也才4个人,公司每天都呈现自由落体状态,一直往下,而且还不见底,不过我比较乐观,我认为这也是一个钰祥转型的契机,虽然当下没有太多资源,但换个角度想,我也没有包袱,可以打掉重练。」回忆过往,庄士杰始终认为,比起二代接班,自己更像二代创业。
他指出,当时代理商本就只能赚取微薄的利润,随着网络信息发达,竞争越来越激烈,代理商的价值、贡献度逐渐下滑,即便钰祥没有丢失代理权,再走下去也会碰上死胡同,「其实,我从一开始的旁观者到真正进入公司,从无能为力到下定决心,看的一直都是未来,我相信,钰祥只有自建工厂、创立品牌才有生路。」
于是,在破釜沉舟的决心下,钰祥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产线、创造自己的品牌,凭借多年累积的良好商誉,获得许多老客户支持,一路上可说是「被客户推着向前」;如今,钰祥的团队成员已从当年的4人壮大至230人之多,累积专利数超过50件,年营收更要挑战20亿元,并且同步推动海外设厂、兴柜等计划,堪称谷底翻生的经典案例。
谈起成功经验,庄士杰分享:「我觉得每一家代理商都要去思考,自己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价值,是否不可被取代,如果是,就持续扩大优势、提高价值。但如果在自己身上找不到这样的价值,那就要进行策略上的调整或创新转型,这是每一家企业领导人都应该做的功课。」
钰祥用十多年从零做起成为代理商创下市占冠军,再花十多年投入自主研发、打造自有品牌,将朴实的台湾匠人精神发挥到极致,随着ESG意识抬头,更提前投入减碳减废循环经济商品研发,在高端半导体全球需求大增的趋势下,正是钰祥多年磨剑,蓄势待发的时刻,飞跃性的营收成长也显示了二代创业的韧性,在世代变迁、众多隐形冠军企业接班难关的大环境下,打造了成功的企业转型范例。
经济日报 报导连结